分享
零食品牌如何用AI做包装和营销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零食品牌如何用AI做包装和营销
📌
内容来源:刀法研究所
33%
🔗
原文链接:
点击查看
33%
⏰
发布时间:2023-06-28
33%
作者 | 栗子
编辑 | 晶敏
自去年 ChatGPT 问世以来,类似“AIGC 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”的言论层出不穷。
面对未知,有人畏惧,也有人当作机遇。食验室就是后者。在大部分公司对 AIGC 持观望态度的当下,食验室已经将对 AI 的探索运用到了实践之中 ——
把 AI 制作的包装设计投入真实市场之中测试客户反馈、与 AI 合作进行新品开发、探索 AI 定制模型输出业务 ……
有意思的是,这些颇具实验感的操作并非来自于一家 TMT 公司,而是一家零食公司。
成立于 2019 年的食验室,专注于做传统零食的健康化改造。公司成立近两年后,食验室推出第一款产品鳕鱼脆片,开创了高蛋白薯片品类。该产品上架不久就突破百万销量,成为品类 TOP 3 。
而后推出的鸡胸肉薯片在肉类薯片上做了进一步延展。去年,食验室对 SPU 进行了突破性扩充,先后推出经健康改造的奶酪玉米片、五黑小饼、无油辣条等。其中,厚厚奶酪玉米片多次占领天猫玉米片品类 TOP 1。
去年开始,连续升温的资本市场迎来骤冷。大浪淘沙之下,不少品牌遗憾退场,但也有品牌逆势增长,食验室就是其一。
2022 年,食验室销售额增长 150%,突破亿元。今年全年预计超 2 亿元。渠道布局也从诞生之初的纯线上,发展出了如今线上全平台 + 线下 20000 个零售网点。
这家起于新消费热潮、踩在资本风口的公司,为何能在风口褪去之后,仍然保持逆风成长?带着疑问,刀法与食验室的创始人兼 CEO 孙思达进行了交流探讨,并对以下三个问题的破解思路做了归纳复盘——
产品:如何把创新技术转化成消费者喜欢的产品?
破圈:新品类如何实现小众到大众的全渠道破圈?
创新:AIGC 的应用如何实现降本增效?
01
跳出 0 糖 0 脂定式 ,用技术让健康与好吃兼得
在传统零食之中,健康、快乐总两难全。大部分味道浓郁的现代工业化零食,脂肪含量都在 40% 至 60% 之间,好吃的口味总伴随着重调料和厚油脂。
然而,随着健康意识提升、消费升级,用高脂高热带来快乐的零食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饮食需求。与之相对的新兴健康食品,又因为过于追求营养价值而忽略了美味,导致丧失了零食的快乐属性。两个极端缺少中间值。
食验室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是对中间地带的补足——
“用最少的热量获得最多的快乐”,用技术和新的组合方式去改造传统的零食,既让消费者拥有吃美味零食带来的多巴胺刺激,又不受沉重的健康问题困扰。
健康的判断依据在于营养成份的组合占比,快乐则来源于口感和味道。要完成传统零食的健康化改造,一是需要降低热量和脂肪含量,二是需要还原零食的风味和口感。
为了实现这两点,食验室花费了近 5 年时间,突破了两个底层技术:
一是用蛋白质替代碳水的味道和口感。
这一技术诞生于 2018 年,也是食验室创立的基础。通过这一技术,产品可以实现蛋白质含量提升、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。
二是用膳食纤维代替油脂。
此技术在 2022 年年底才完全研发成熟,可以用于产品之中。
通过这两个技术,理论上食验室可以对市面上所有零食进行健康化改造,实现营养结构优化、风味还原。
但理论上的实现就如纸上谈兵,要转化成生意上的产品还需要被市场认可。在食验室创立的 2019 年,健康零食赛道在我国几乎处于空白阶段,食验室一方面作为品类开创者,具有先发优势;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对手的缺位,难以对客户需求进行对标判断,面临着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巨大挑战。
在没有参考系的情况下,做什么能让消费者快速建立产品心智?怎么做才能让消费者喜欢?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。